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小旅行大感動:從青年壯遊點出發》─傳統x現代:漫遊府城風華




傳統x現代  漫遊府城風華                                            
撰文/攝影:陳姵穎

  「一府、二鹿、三艋舺」,我曾以為,大學讀歷史系、父親老家在此處某個小鄉鎮的我,對台南的今昔該算是很熟悉的了,直到走了這一趟,才發現這座當了台灣百餘年首府的城,還有太多的文化底蘊,等著我們去了解。

描繪歷史的輪廓

  來到府城,古蹟是一定要看的,到過延平郡王祠不少回,卻發現似乎從沒認真逛過裡頭的鄭成功文物館,跟著小隊輔步入館內,瀏覽著紀念鄭成功350週年所辦的「成功啟航」特展,一面聆聽文化協會的潘鵬文大哥解說。

  今日我們所見的鄭成功畫像不知有多少種版本,而那段攻陷、招降荷蘭的歷史,總顯得不太真切,直到當時代表荷蘭向鄭成功締和的土地測量師,梅氏留下的《梅氏日記》出版,我們才對鄭成功本人有了較為清晰的輪廓。

  館內重現了當時梅氏攜帶締和信件拜見鄭成功的場景,有意思的是,「跪拜」這樣的禮節向來不是西洋人的傳統,這般流傳至今的景象,是真實的呈現、亦或是為了突顯勝者的驕傲?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歷史總是這樣的,在不同的觀點間,各自表述。

會說話的船眼

  身為海島的台灣,海運在貿易史上始終佔有重要的地位,鄭成功當時開拓國際貿易使用的船舶,日人稱之為「臺灣船」。船首繪有眼睛,潘大哥告訴我們一種很有趣的說法,他說,在航海時代,憑藉船眼看的方向就知道是何種性質的船,商船的眼睛往上是為了看星相,漁船的眼睛往下是為了看魚貨,而軍隊為了搜尋敵人,眼睛是朝前看。

  這種說法令我著迷,後來我去了蘭嶼,島上達悟族的拼板舟也有著船眼,融合了太陽美麗的形狀;達悟族人用歌唱似的音調告訴我,船當然要有眼睛吶,這樣在海上,才不會迷失了方向。

  現代的船,還有沒有眼睛呢?

壯志成城寺廟環繞

疏林一碧漾清渠,物外翛然水竹居;
指點席年尋夢處,秋風蝴蝶自籧籧。
             ──張湄(鷺洲.南漪)/巡臺御史/錢塘人

  輕踩踏板,穿越巷弄,我們騎著單車抵達法華寺。

  法華寺前身是明末隨鄭經來台的逸士李茂春的居所,他因無心功名,在此栽梅種竹、修行念佛(李茂春去世後,其僧友將此處改建為「準提庵」,供奉準提菩薩,今則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觀音菩薩等),明將陳永華並為此園題名「夢蝶園碑」,寺內的延壽橋更不知有多少文人曾在此吟詩作對、暢談詞文。

緩步環寺,佔地頗廣的法華寺古樸而寧靜,僧人穿著袈裟呢喃誦經,香煙裊裊,不見蝶翅翩翩,也不見文采揮灑,只能從府城知名畫師潘麗水在牆面上繪製的壁畫遙想當年風華,當真是竟成禪室新迦葉,無復名園舊主人;漫說當年迷蝶夢,而今誰是獨醒身?

  在這兵家必爭之地,既遍佈成功的故事,自然少不了失敗的悲壯。「夫死婦必死,君亡臣乃亡」,這句話大概是五妃廟的最佳註解;明永曆36年,清軍攻克澎湖,鄭克塽準備投降,明朝最後的皇室血脈寧靖王決心殉國,他的五位姬妾不願苟活而先行自縊,留下這段感人至深的傳說。

  五妃廟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的墓廟合一,神像後方的墓碑直接嵌在寺廟的牆面上,寺廟後方即是五妃的墓塚,是台灣少見的建廟方式。它的建築屬單殿式,但殿前還有拜亭,且廟門位於拜亭下方內側,使門兩旁的牆微微外斜,形成「八字牆」,與一般單殿加拜亭的廟宇大不相同。

五妃廟的特色還不只在此,台灣寺廟的門神多半是秦叔寶與尉遲恭,或神荼與鬱壘,但五妃廟的門神卻是太監與宮女,太監手捧牡丹、鼎爐,代表獻花獻香和富貴薪傳,宮女手捧壺、桃、石榴,象徵多福、多壽與多子。

  五妃廟小巧玲瓏、造型簡潔卻極具美感,週遭的庭院寬闊、古樹蔭蔭、花木扶疏,令人流連,渾然不覺有墓塚的陰森之感。

  而後我們來到大南門城(寧南門),曾經台灣各處有許多城廓,而今多半只剩下殘跡,大南城門是少數仍保存完整的城牆之一,也是台灣唯一的甕城,城門外有一座假的小門,城牆呈半月型圍繞著寧南門,當外力攻入第一道小門,進入半月型的城牆內,就成了「甕中捉鱉」,也因此亦被稱作「甕城」。

  聽潘大哥說,市府為了讓古蹟活化,曾將此地和戶外咖啡結合,然而成效不彰,畢竟台灣人即使有喝咖啡的習慣,也不像外國人也喜歡坐室外,晚間也難以營業。古蹟變身咖啡座在台灣很常見,然而「活化」想必還有許多方式,台灣在這方面我想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吧。

台灣文學館 聆聽這塊土地

遊覽過孔廟、鄭氏家廟,下個行程是我期待許久的台灣文學館,前年環島時曾想一遊,無奈碰上休館日,只能欣賞前身為台南州廳、那融合了維多利亞與歐陸風格的壯麗外觀,我尤其喜愛那兩座由日治時期總督府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的圓頂衛塔,優雅的令人心醉。這次總算能入內一探究竟。
文學館的導覽員為我們導覽「台灣本土母語文學常設展」和「尋找創作現場特展」,我非常喜歡母語常設展的策展與場布方式,他們以寬廣的心來看待文學,不管是國語、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還是殖民時代下產生的日文作品,不分族群或地域,這些都是文學的一部份。

當導覽員問我們,什麼才是台灣文學?我毫不猶疑的朗聲回答,只要是書寫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學,不管作者是什麼樣的身分、運用的語言為何,那些作品都是台灣文學。

  而作品來自作者,台灣文學名家們讀什麼樣的書、坐在什麼樣的桌案前寫作、慣坐的咖啡館、窗外的光景......,「尋找創作現場特展」皆完整的呈現,展場裡甚至還擺放了葉石濤生前寫作時坐的椅子,著實讓人心生激動。那些讀者所好奇的、著迷的、屬於作者的私密場域,全在這了。

鵪鶉鹹派 讓老房舍化身小餐館

  府城除了古蹟,美食更是不可錯過項目,這一回我們不食傳統小吃,轉往在網路上頗負盛名的「鵪鶉鹹派」。

  鵪鶉鹹派的老闆Claire,因為想好好陪伴年幼女兒,一直在幫別人開店的她開了這間五點就關門的店;店內提供早午餐,主要販售手工鹹派,各種口味的鹹派塔皮酥脆、內餡飽滿濕潤,散發濃郁的奶蛋香氣,套餐還附上了蔬菜泥濃湯、青翠沙拉和新鮮飲品。

  鵪鶉鹹派特殊的地方不只在此,光看它那略帶歐風的建築外觀,你或許不會察覺到這是台灣早年常見的民房樣式,Claire租下此處,將原本的紅磚牆、綠磁磚漆上白色油漆,無需多做修飾,自然營造出其獨特的韻味。從不起眼的老房舍到獨樹一幟的小餐館,鵪鶉鹹派也可說是老屋新生的範例。
  若你有天來此,不妨點一客現烤鹹派,窩在匯集巧思、充滿文藝風格角落,或品嚐或閱讀,感受此處有別於散發沉穩氣息古蹟的閒適氛圍。

在地推薦:

1.鵪鶉鹹派
不只販售美味鹹派、台南人喜當早點的養生鹹粥,還全日供應好心情。
2.伊娃日式泡芙專賣店
台灣第一家製作冰淇淋泡芙的專賣店,不同於一般波蘿皮的泡芙,EVA的外皮是類似法國麵包般的口感,加上手工細緻打出的內餡,甜而不膩。
3.甘本堂
創立於1921年的傳統老店,招牌的「法國酥」與「小綿綿」都是讓人齒頰留香的好滋味。
4.連德堂
傳承四代的傳統煎餅,從黑炭到瓦斯,不變的是手工的堅持;老闆堅持一人限購兩包,不是因知名而起的傲氣,而是為了讓每位大老遠而來的客人都有機會嚐到這飄香百年的好味道。連德堂的煎餅不只是點心餅乾,更是家族的延續與生意人的信念。

不可錯過:
台灣文學館,不只建築本身是百年古蹟,館內並收藏、保存了眾多相關文學作品,更有許多展覽活動,別因「文學館」的稱號而裹足不前,文學存在於生活的各個角落,來此親近一番,相信對文學會有更多不一樣的看法。

【收錄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小旅行大感動:從青年壯遊點出發》一書,2011.12.01出版】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夢想行動家】時速3公里的志工環島行

【夢想行動家】時速3公里的志工環島行

【聯合報/陳姵穎】
2011.11.27 03:01 am

2009年夏天,莫拉克颱風席捲了南台灣。

那時,感情受挫的我,內心也像颱風過境般——摧殘後的一片狼藉;太迫切想逃開什麼,背包一上肩,便乘著火車獨自環島去了。

滿腦子向人募款
擦不出交流火花

從花東縱谷繞過北方,再一路往南;南迴鐵路尚未完全通車,屏東到台東之間僅能靠客運接駁。行經屏東,此處幾乎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即使沉浸在悲傷中的我,依然對車窗外的殘破景象驚心。

同一時間,就讀國立體育大學的顧明翰,正隨著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前往林邊鄉當志工,協助災民清理家園;或許他還曾是我旅途中閃過車窗的風景。在同一地停駐與前進的兩個人,竟在兩年後產生交集。

我們是前後屆參與「尋找自己的感動地圖」活動的壯遊青年,偶然的機緣下,我從未曾謀面的前輩變成了採訪者,聽他訴說徒步環島的故事。

明翰的「時速3km——為愛而走(民國百元愛環島)」計畫,是八八風災救助災民經驗的延伸。他無法忘懷當時一位因各單位援助即將結束,住家卻還有一半埋在泥濘中,因不知所措而顫抖哭泣的婦人身影。

這年夏天,明翰帶著簡單的行囊出發,準備以邀請一人捐一百元的方式,為急難家庭募款。然而募款豈是容易的事?當他從高雄走到台南,卻只碰上一個人願意掏出
荷包,體能的疲憊造成的挫折感立刻襲來。但他也很快地察覺,如果完全將募款當成旅行的目的,反而無法與遇到的人們產生交流,沒有交流,又怎能讓他人支持他
的計畫?

於是他開始專心地「走」,同時改變戰術,利用網路群聚的力量,在Facebook上建立粉絲頁,記錄過程,並推廣募捐。

有趣的是,當明翰開始放鬆地與人交流,募款反而變得愈來愈容易;當人們對你進行的事物產生興趣,就容易獲得他們的支持。

蝸牛爬行的單調
比日曬雨淋可怕

比起火車一小時數十公里的快速掠過,步行一小時3公里,肯定看見更多細緻的風景吧!但明翰卻告訴我:步行,一點都不如想像中那般浪漫。

明翰形容,徒步時有一種感覺不到時間流逝的緩慢,比起日曬雨淋、磨出水泡帶來的不適,他更無法忍受這樣猶如蝸牛爬行的單調;這對一向喜愛刺激性活動的他來說,簡直是嚴苛的挑戰。

讓他堅持下去的,依然是想幫助急難家庭的心意。

我好奇,這樣一個開朗又愛玩的大男孩,怎麼會對救助急難家庭這件事這麼熱中?是否是源自曾被幫助的感恩?這樣的猜想也不算錯,一開始明翰是因戶外訓練課程而接觸相關團體,也在機緣之下認識了上帝,信仰改變了他,讓他興起為人服務的心。

明翰多次提及上帝,讓我回想起自己壯遊時在奮起湖天主堂認識的吳修女,和藹的她來自瑞士,來台服務已三十幾年。那時我曾好奇地問她是否會想家?她恬靜地笑著說:「不會,有上帝陪著我,我一點都不寂寞。」

我無法完全體會因宗教而產生的毅力,但從吳修女寧靜祈禱的美麗臉龐,與明翰充滿活力的雙眸裡,我看見了堅定的光芒。

完成旅途的旅人總會遇到類似問題:「在這四十八天的步行學到什麼?」這個滿腔熱血的七年級大男孩,收起爽朗的笑臉,神情認真地表示,要繼續為那些急難家庭走下去,也許就學日人長野義虎,挑戰橫越中央山脈吧。

而我呢,似乎也該想想,下一站要往哪裡去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主題旅行篇】翻山越嶺 探訪高山的郵局

翻山越嶺 探訪高山的郵局

【聯合報/記者陳姵穎(第二屆壯遊青年)/報導】


海拔超過三千英呎以上的郵局,郵差送的都是些什麼信件?他們要如何翻山越嶺,報喜報憂。高山上的郵差,已不單是訊息傳遞者,陪老人家說說話、關心他們的生活,也許是更重要的任務。高山上氣溫低,郵局卻始終點著一盞溫暖的燈。
 
很多人都這麼問我,為什麼會想去拜訪高山的郵局與郵差?其實在走完這一趟以前,我也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去這些地方。很偶然的參加了青輔會的「青年壯遊台灣 ──尋找自己的感動地圖」計畫,同學間的玩笑話以及霍建起導演的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讓我決定探訪台灣海拔超過3000英呎以上(約900公尺)的4間 郵局─梨山、霧社、萬大,以及阿里山。

【梨山郵局】武陵農場 串起榮民故事
去年春末,我從花蓮搭乘客運上了梨山,抵達第一站梨山郵局。在梨山郵局認識了穎姊以及同是郵差的張淵松大哥,有幸隨同張大哥前往過去曾是政府安置榮民所在地的武陵農場送信,讓我得知了兩位老榮民的故事。
一位是我們前往收信、來自山東的叢伯伯。那年,他隨著國軍遷移來台並安置在武陵農場,但隨著農場被劃定為國家公園,被安置在此的榮民被迫搬遷;儘管政府給 予金錢補助,面對不斷流離的命運,叢伯伯不願意再次漂泊,他和幾位榮民留了下來。然而,他們沒有土地的使用權,賴以維生的,只有微薄的補助金。

送往梨山的郵件,會先送至宜蘭總局,再由國光客運運上梨山,交給梨山郵局。(記者陳姵穎/攝影)
 不只送信 郵差也送關心

來到叢伯伯的家,叢伯伯和他同樣來自大陸的妻子看到來訪的我們很開心,不停地對我說,張大哥對他們很好,平時他缺了什麼日常用品,張大哥都會順道替他買上來。

張大哥告訴我,武陵農場如今只剩幾位榮民還居住在這裡,這些榮民大多是孤家寡人,也因此,他每天送信的同時,多半都會繞到每戶榮民伯伯的家中,和他們說說話、給予一些陪伴。

提起榮民的處境,張大哥感觸很深。他說,他曾經在某天的送信途中,因為感覺到說不出的異樣,才發現一位榮民伯伯就這樣不知何時獨自在家中離世。當下的震驚 和悲傷,讓張大哥難以忘懷;即使和榮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時間堆疊出情感,當熟悉的存在消逝,依舊讓人感到疼痛。從1949年到今天,又有多少類似的故事 上演?而今,「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郵差張大哥(右)與榮民叢伯伯,在送信往來中,建立了深刻情誼。(記者陳姵穎/攝影)
【阿里山郵局】在高山上 寫張明信片吧

在旅行途中寫張明信片,不只可以和友人分享有趣的事物,也記錄了自己當下的心情。
 
在全台最高的阿里山郵局,不時擠滿寄明信片的遊客,大多是外國人,他們歡喜地蓋上紀念章,細心地黏好郵票、將明信片交入郵局經理和郵差的手中。看著那一張 張寫滿中文、日文、英文的明信片,我問胡大哥有沒有算過一天可以收多少張明信片?他俐落地找錢、收件,一面大笑,哪有辦法認真數呀,要處理的郵件可多著 呢!

阿里山郵局是台灣最高的郵局,古色古香的建築很有特色。(記者陳姵穎/攝影)
 【霧社、萬大郵局】住進部落 阿嬤噓寒問暖

在霧社與萬大,接觸多的則是可愛的當地人。也許是因為生活在山廣闊的懷抱裡,住在山裡的人心胸才如此敦厚;在此地,獨自旅行的我就這樣被當地人熱情地拉進家中住下,有漢人的家也有原住民的家,他們是這麼說:認識了就是朋友。
最難忘是在親愛部落,有著泰雅深邃面孔的子茜好奇地追著我問城市的生活,以及每天問我睡得暖不暖、有沒有吃飽的阿嬤,在我離去前緊握的雙手留下的溫度。整趟旅行中累積了上千張相片,唯獨沒有親愛部落與阿嬤,只因不想依賴相片,去記憶那些點滴在心的溫柔。
我總覺得,因旅行而相遇的人,其實才是最美麗的風景,一個又一個的溫暖,讓人想到就想輕聲感謝天;我牢記著,也盤算著,也許可以在這涼涼的秋,寄張明信片問候。

山區居民住處多分散,因而有集中式的信箱。(記者陳姵穎/攝影)
延伸閱讀
書名:一座島的43種旅行
出版: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定價:350元
簡介:《一 座島的43種旅行》是青輔會與花蓮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出版的作品,集結了第一、二屆青年的壯遊地圖;也許壯遊這個詞有很多定義,我們也曾自我懷 疑這樣的島內旅行何能稱之為「壯」?但我們經由旅行認識了這座島嶼的美麗,也透過彼此看見了不一樣的可能性,挑戰了自我、體會了感動,即使不那麼壯闊又何妨?
【聯合報】 

【2011-10-02/聯合報/G05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