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非常木蘭-愛與關懷動物】林惠珊以信念守護黑鳶

「愛與關懷動物」系列第三篇,
是老鷹先生沈振中的接班人──黑鳶公主林惠珊的故事。
惠珊是個開朗的陽光女孩,
聽她談起為了研究黑鳶遇到的種種困難,⋯⋯
不管是花了好長的時間才終於能如願研究黑鳶,
還是苦於經費不足、薪水沒著落得去兼賣網拍賺生活費,
甚至是面對女性身份進行田野調查那些無可避面的生理、心理上的挑戰,
惠珊都講得逗趣十足,彷彿一點都不辛苦。
可是,如果不是懷有足夠的熱情,我相信沒有一個研究員能在這樣一條毫不輕鬆的道路上一直前進。
 
當時惠珊用很可愛的表情形容孫元勳教授講起鳥類雙眼都會發光,
還有沈振中先生是如何簡樸地過日子、觀察黑鳶的生態,
其實,當惠珊講起兩位重要的前輩和黑鳶時,
眼裡、臉上也是閃閃發亮。
記得採訪到最後,因為太感動我就哭了,然後惠珊也哭了,
現在想起來覺得有點好笑,可是又覺得心中滿滿的。
謝謝惠珊,不只和我談黑鳶,還有其他許多、以及寫作上的建議。
希望黑鳶以及各種鳥類,都可以繼續翱翔在這座小小島嶼的天上。
也請大家支持梁皆得導演紀錄沈振中20年的追鷹記錄片老鷹想飛
 
----------------------------------------
 
文/陳姵穎  圖/林惠珊、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發揮一下想像力,把時間拉回1863年、清領時期的台灣。擔任英國駐台副領事的博物學家史溫侯放下望遠鏡,在手札上寫著:黑鳶(Milvus migrans)遍及福爾摩沙的南北……。時間再推近一點,老一輩的農夫會告訴你,「來葉」過去很多;「但現在,我們俗稱的老鷹──黑鳶,全台只剩下300~500隻,成為珍貴稀有的第二級保育類動物。」說話的,是披著一頭長髮,嬌小可人的「黑鳶公主」林惠珊。她也是紀錄片《老鷹想飛》裡「老鷹先生」沈振中的接班人。
 
一切的故事,都要從《老鷹的故事》這本書說起。
 

沈振中筆下黑鳶 開啟奇妙鷹緣

高中時期的林惠珊本就愛鳥,是生物研究社社員,那時的她如同諸多賞鳥人一樣,深受兼具力與美的猛禽吸引。當她讀到《老鷹的故事》這本書中紀錄老鷹如何面臨棲地的破壞與生存困境,忍不住落淚;而她怎麼也想不到,這本書將牽起她與作者沈振中、以及黑鳶的奇妙緣分。
 
大學選讀基隆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她時常到基隆港邊看黑鳶盤旋的身影。畢業後沒進入航運公司,僅短期在與「農林漁牧」搆得上邊的漁業協會工作,又到了台北鳥會。在扛著單筒望遠鏡替民眾解說鳥類的過程裡,內心欲成為鳥類研究員的想法日趨堅定,2005年進入屏科大野保所就讀。
 

翱翔天際的身影 烙印她心中

「我對黑鳶就是有種莫名其妙的喜歡。」對於「為什麼是黑鳶」這個問題被問了三次,林惠珊偏頭想了一會兒就是如此回答。滿心想做黑鳶研究的她,過一些周折,本欲參與的計畫總是差一步,讓她的心情在希望和失落之間擺盪,一如天空的黑鳶與地上的她之間的距離,忽近忽遠。
 
「就算只能在研究室當工友、大學姊,我也要做黑鳶研究!」憑著這個念頭,她Google到「老鷹先生」沈振中的聯絡方式,寫信告訴他:她想跟他學黑鳶研究。當天就收到沈振中的回信,一口答應到屏東帶她看黑鳶。那是2010年,也是沈振中「黑鳶20年計畫」的最後一年。
 

解密黑鳶之危 環境用藥是原因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站在沈大哥的肩膀上看見黑鳶的世界。」即使所學的科學研究和沈振中的自然觀察不盡相同,但沈振中無私地傳授20年來的觀鷹心得,讓她得以迅速了解黑鳶習性,進而加快腳步去理解黑鳶面臨的困境。
 
她想找出黑鳶在世界各地族群的數量又多又穩定、台灣卻如此稀少的原因。
 
2012年底,兩隻死亡的黑鳶透露線索,其中一隻打上翼標3號的黑鳶,還是林惠珊從牠破殼而出就標號持續追蹤的「白三號」,兩隻黑鳶體內都驗出高劑量的農藥「加保扶」。她與研究夥伴將觸角伸入農田,發現這項廣為農夫使用的殺蟲劑,就是造成黑鳶數量大幅降低、無法成長的重要原因。「黑鳶是台灣唯一的食腐性鳥類,農夫用藥防止鳥類吃作物,黑鳶再吃了暴斃的麻雀、紅鳩……也跟著中毒死亡。」而黑鳶這類猛禽,屬生態鏈的頂端掠食者,一旦掠食者消失,被掠食者控調族群的壓力解除,生態系將徹底失衡。
 

替農民解決問題 扭轉黑鳶困境

但她明白,亞熱帶的台灣蟲害嚴重,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不驅趕鳥類吃作物,農民要付出極高昂的代價。「像紅豆,不用藥產量可能剩不到三成,也比用藥的紅豆晚熟成,如果沒有好的通路行銷、消費者又斤斤計較成本帶來的高價格,只讓農民承擔這些,我認為不盡公平。」
 
因此,她與研究夥伴四處演講、宣導,希望能讓更多人理解環境用藥帶來的危害。對林惠珊而言,只要農民妥善用藥、不刻意毒鳥,同時讓更多人轉而友善耕作或支持相關產品,就已足夠。更甚者,是期盼政府能如美國規範禁用加保扶農藥。
 
「就像研究一樣,需要漫長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幾。」林惠珊笑著揚起眼眸。即使不時面臨研究經費短缺、薪水不足以支應生活和做研究,只好晚上兼營網拍等困境,她始終抱持樂觀心態,持續著追尋老鷹之歌。
 
「盡量在有限的經費內做到最好,而且我相信『信念』的重要。」從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主持人、恩師孫元勳身上學到研究的熱誠,從沈振中身上看見什麼叫堅持,當年那個站在書店裡捧著書為老鷹淚流不止的高中女孩,帶著對黑鳶的熱愛和信念,試圖在這唯一的道路上,往前、再往前。
 
1382249827-1892073098_n
盤旋而下,無可抵擋。兒歌中老鷹抓小雞的老鷹,就是指黑鳶。
Kite006
為了要幫助黑鳶,林惠珊想成為鳥類研究員,才能夠更靠近牠們。

 
Kite002
林惠珊(右)與恩師「老鷹先生」沈振中(左),背後的標本就是白三號。攝影/洪孝宇
 
Kite005
農田裡有數不盡的鳥類屍體,農夫用藥防止鳥類吃作物,黑鳶再吃了暴斃的麻雀、紅鳩等,也受到毒害。
 
Kite007
 
 
關於黑鳶,您可以關心更多↓
(1)轉發這個文章,讓更多人知道黑鳶的故事。
(2)透過台灣猛禽研究會捐款給屏科大研究室的黑鳶保育基金,直接電洽02-25630367或寫EMAIL至rrgt@raptor.org.tw,目前捐款將應用在明年的黑鳶衛星追蹤上。
(3)拍到有色環或背上有發報器的黑鳶,盡速通知我們,可EMAIL至iwcraptor@yahoo.com.tw
(4)趕緊買款台灣猛禽研究會出的老鷹想飛衣服和頭巾。這款頭巾及衣服是由惠朋國際集團(CCYS+CTC)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所推出,扣除成本的結餘都將捐助在老鷹研究。
 
一起愛地球,關心臺灣保育動物↓
了解更多「台灣鳥類」↓
 
●原文刊載於「非常木蘭」2014.10.01
●轉載於「環境資源中心」2014.10.03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非常木蘭-愛與關懷動物】楊懿如沉醉蛙蛙世界

「愛與關懷動物」系列的第二篇,是「青蛙公主」楊懿如老師。
懿如老師纖細又溫婉,即使是談到保育途中遇到的困境,
依然用包容的心胸看待,是我最佩服的。
最感謝的,是老師還在最後耐心地傾聽了我對採訪感到的瓶頸與煩惱,
溫柔的一句「就算是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也會淘洗出不同細節」撫平了我的不安,
還告訴我這是她接受那麼多採訪後,每每都感到有趣萬分的部分。
 
---------------------------------------------

夏夜裡,除了點點流螢,山邊水畔嘓嘓呱呱、熱烈求偶的蛙鳴,正是這個季節最盛大的聽覺饗宴。這座小小島嶼上生活著33種蛙類,大大雙眼、玲瓏外型廣受大眾喜愛,也讓「青蛙公主」楊懿如深深著迷。

童年蛙相伴 大學結不解之緣

談及與蛙類的緣份,楊懿如笑著說,「就是因緣際會!」童年裡田邊隨處可見的青蛙,本就是她的兒時玩伴,就讀台大動物系時,遇上傳授兩棲爬蟲類知識的王慶讓教授,促使她一腳踏進蛙兒的世界。

從學士、碩士再到博士,楊懿如10年學術研究都與特有種的台北樹蛙緊緊相繫,這一點一滴拼湊出屬於台北樹蛙的生態拼圖,全憑著她對科學的滿腔熱誠。 但進行到DNA解碼的研究時,她也不免心生疑惑──這些研究背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揭開了科學的祕密、數據化蛙類的所有資訊,是否就能「保育」蛙類?又或 者,保育只是研究的「附加」?

當時是1990年代,台灣的生態保育才剛萌芽。為了找答案,楊懿如加入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的同時,她察覺民間團體與專業學者之間背景知識的落差,加深她向一般民眾推廣環境教育的決心。

赴花蓮任教 開啟蛙蛙推廣人生

1998年,她前往花蓮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任教,「花蓮這塊土地改變了我的生命!」同年,楊懿如與大學時便攜手相伴的先生李鵬翔共同出版了《賞蛙圖 鑑:台灣蛙類野外觀察指南》(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出版),為了推廣蛙類知識倆人架設起「青蛙學堂」網站;並在與當地機構的交流中發現,原來不只有 學術圈能進行蛙類研究,在這塊土地上,有很多人喜愛青蛙、想了解青蛙、肯為青蛙盡份心力。

於是,她融貫「公民科學」的概念,訂出普查的「SOP」,逐步培訓在地志工,帶領他們了解青蛙,同時能回報數據,支持更多科學研究。

3年後,她轉往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擔任展覽組主任,培訓的腳步未停止。她體察國中小的科學教育情況,以及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想法。充滿活力的小學教 師讓她萌生更有系統的志工培訓計畫,與桃園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先培力教師,再透過老師帶領學生和家長做社區調查,以4年的時間完成全台種子教師的培訓。

擔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期間,再接下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並整理集結演講錄音、PPT、教案,將「台灣兩棲類保育網」、「蛙蛙世界學習網」、「蛙蛙世界數位學院」、「台灣兩棲類影像庫」、「台灣賞蛙情報」等網站串連。

以蛙為師 重新學習面對生命

從學術研究到教育推廣,這一路的轉變,楊懿如認為是與許多關心蛙類的人們朋友互動的結果,「我從一般民眾身上,感染到不一樣的熱情,他們改變了我對生命的看法。」

長年的科學訓練,讓楊懿習慣以學術的觀點看待蛙類,直到某回當她一如往常地展示著青蛙時,有個小朋友發問:「青蛙會不會痛?」童稚的疑惑震撼了她。是啊,蛙類的皮膚細緻而脆弱,經人手碰觸、甚至張開蹼與四肢,怎會不痛呢?

自那一刻起,楊懿如放下身為專業學者的驕傲,重新以面對一個「生命」的角度看待蛙類,將蛙類視為教導她一切的「老師」。她不再一看見青蛙就非得抓起來檢視一番,還教導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式碰觸,進而讓他們對蛙類產生情感連結。

「能否打從心底被觸動是很重要的,唯有被觸動,才能產生更多力量。」楊懿如認為,感動是建立環境倫理的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此認知。

外來種入侵 原生蛙陷生態浩劫

外來種的猖獗,正是她致力環境教育不懈的另一項原因。

「人們不是不愛青蛙,而是不知道自己正在做傷害蛙類的行為。」斑腿樹蛙的快速擴張就是一例。與原生種白頷樹蛙極為相似的斑腿樹蛙,於2006年首度被通報發現,八年後的今日,遍布西部平地,繁殖能力強、會獵殺原生蝌蚪的習性,大大壓縮了白頷樹蛙的生存空間。

「斑腿樹蛙的卵塊會隨著苗木移動而移動,尤其在彰化田尾地區,販售園藝植物的農家不清楚那是外來種,消費者也不曉得,以為有蛙就是好的,但『生物多 樣性』得從整個生態系的角度來看待。」當年未能即時處理、根除,面對已列入蛙類新紀錄種的斑腿樹蛙,楊懿如與東華兩棲類保育研究室、林務局只能採取移除卵 泡和蝌蚪的數量監控,盡力降低對原生蛙類的傷害。

面對民眾「移除等同殺生」的誤解,生性樂觀的楊懿如也曾感到心灰,但她仍寬容的看待不同意見,「做保育呀,不正向思考是做不下去的。」只要蛙類能在這片土地快樂繁衍,更多人能認識蛙、愛護蛙,在她眼裡,一切都值得。

台灣島上的蛙類有33種,楊懿如10年學術研究則與特有種的台北樹蛙緊緊相繫。
楊懿如(右)與先生李鵬翔(左)共同投身於蛙類保育與推廣活動。
透過老師帶領學生和家長認識蛙類並擔任社區調查,作為種子教師的開端。
透過孩子的雙眼,楊懿如學習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蛙類。
原生種白頷樹蛙(左)的生存空間,已被繁殖力強的斑腿樹蛙漸漸給佔據了,這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一起愛地球,關心臺灣保育動物↓
黑熊媽媽黃美秀尋熊記
林育秀透過保育石虎疼惜土地
了解更多「台灣兩棲類」↓

●原文刊載於「非常木蘭」2014.09.24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非常木蘭-愛與關懷動物】林育秀透過保育石虎疼惜土地

這個「愛與關懷動物系列」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一直都很希望能為這塊土地的動物們盡份心力,
卻始終做的那麼那麼少。

但這一次的系列書寫,即使只有少少的四個篇幅,
能夠紀錄下這些默默卻如此堅定的身影,
覺得彷彿終於做到了一點什麼。

以台灣雲豹滅絕做為開頭,
是因為想偷偷在文章裡,向姜博仁博士致敬。
那時候雲豹滅絕的新聞出來,滿心悵然與疼痛;
直到現在,讀劉克襄老師寫的那篇〈雲豹還在嗎?〉(收錄於《十五顆小行星》一書),
還是會忍不住掉眼淚。

謝謝育秀,在繁忙的行程中接受我的採訪。
謝謝勗冠,辦了一場那麼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和育秀相遇。
謝謝秀慧,包容了我在這系列寫作的拖拉。
謝謝書璇,讓我可以寫自己想寫的人物故事。
也謝謝這塊土地上所有的動植物,美好、豐富了我們的生命。

我們如此幸運。

-----------------------------------------------

 2013年4月,以13年的光陰,甚至是恩師於大武溪心臟病發離世、學妹顏敏如遭暴漲溪水沖走的「代價」,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野生動物系博士姜博仁,與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教授裴家騏等人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告,宣告了台灣雲豹的滅絕。這座島嶼上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只餘下石虎了。
 「根據生態學的計算,最小存活族群數(Minimun Viable Population Size)是500隻,一旦少於500隻個體數,這個族群就等於步上滅絕的道路。而台灣現存的石虎數量,推估約為400~600隻左右,保育刻不容緩。」 站在投影螢幕旁解說的,是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助理研究員林育秀,紮著短馬尾、身形嬌小的她,才風塵僕僕地從上一場位在苗栗的石虎保育志工訓練趕 來台北,為參與台灣文化講堂「老厝再念歌詩‧講座」的朋友解說關於石虎的種種。以〈石虎〉一詩奪得苗栗2013第16屆夢花文學獎新詩首獎的新銳詩人陳亮 文(筆名陳少)也在座。

辨識石虎 看耳背白斑+額前條紋

拿著血緣極相近、數量更稀少的日本西表山貓玩偶比對螢幕相片,向在場聽眾說明如何辨別石虎與虎斑貓的差異,就在「黑底白斑的耳背」和「從眼頭延伸至 額頂白色條紋」這兩項特徵的林育秀,並非一開始就以石虎為研究的主題。研究所時期的她研究蟬的群聚,畢業後參與外來鳥種「白腰鵲鴝」移除工作,而後考入特 生中心、進入哺乳動物研究室。是4年前收到一封來自野生動物急救站獸醫的e-mail,讓育秀和石虎結了緣。

 石虎的活動時間偏好晨昏和夜間,生性機警,除了現於苗栗當地推廣「石虎米」的屏科大博士生──陳美汀曾進行深入研究外,石虎的確切分布及基礎資料仍相當缺 乏,為了更加了解從急救站收容下的五隻石虎,育秀展開一連串的研究工作與調查,包含前往苗栗山區學習、架設紅外線相機,以及與動物園合作進行域外保育研 究,且在集集和鄰近地區展開野外調查和個體追蹤調查。

初遇石虎 兩開發案給予震撼教育

除了基礎資料的收集,育秀也深刻體悟到教育的迫切性。研究初始,育秀就碰上苗50線拓寬和台中大肚山華南路兩項牽涉石虎棲地破壞的開發案;苗50線 因有恐釀成土石流等影響在地居民身家財產安危的「助力」而暫時擋下工程,至於已動工的華南路,即使在保育人士企盼封路的聲浪下,仍難敵政府所謂「抒解當地 車流量」的決心。
參與環評會議的過程讓育秀發現,要解釋一個物種的重要性是何其困難,當利益與保育放上天秤,即使身為人都難逃被犧牲的命運,更遑論石虎和其他無法自 行發聲的動物?她亦深覺,要扭轉一個成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實在太困難,於是轉而投入校園的推廣教育,期盼能以下一代的力量改變成人。

踏上單騎環島之旅 為石虎而騎

有時老天會忽然給個提示,引領人走向新的方向。一場高速公路上的驚魂,反讓期待環島已久但未成行的育秀,於今年3月26日踏上「為石虎而騎」的14 天旅程。此時恰逢切割石虎棲息地的台13線三義外環道將於4月16日送入環保署進行環評大會,北一女高三學生張馨元在Facebook上得知育秀的環島訊 息,立刻設法聯繫上她,於4月6日舉辦了「友善環境‧守護石虎──愛石虎也是愛自己和這塊土地」的講座,也意外促成了16日當天環保署門前那場逾千人替石 虎請命、讓地方開發案退回重審的小小勝利。

 看待這場號稱是「十年來最快動員的保育運動」,育秀心中是略感複雜的。投入石虎保育以來,她與研究夥伴一直以謹慎的步態前進,就連是否讓石虎進駐木 柵動物園,也是考慮再三。「寧可推得慢一點,也不要讓石虎一夕爆紅,刺激既得利益者為了鞏固利益而採取什麼激烈的行動。」她怕,只要多幾個捕獸夾、甚至是 毒餌一把,就讓野外石虎族群陷入難以挽回的絕境。
 因此,對於特生中心收容的石虎,育秀有著更深一層的盼望;融貫兩度前往西表島了解當地對西表山貓保育歷程的經驗,在成功讓人工繁殖的公石虎集利回歸 山林後,野放不那麼順利而又返回特生中心的妹妹集寶,則肩負讓大眾認識石虎的任務,今年7月27日於動物園亮相,為野外石虎代言,特生中心也將於年底推出 石虎的紀錄片。

要為環境掀起微革命

平日埋頭研究和行政事務,一到假日就開著車子四處推廣石虎保育的育秀,不只是為了石虎,保育一項物種或一塊棲地背後的原因從來就不是那麼單一,所以 她始終把「友善環境」擺在前頭,「如何讓一般民眾理解人與土地的關係、或是拉入不同領域的朋友自發性地加入保育,是我最想推的,也是最苦惱的。」

 從一早滔滔不絕講到傍晚的育秀,神態絲毫不顯疲憊,雙眸依然澄澈;會為了募集基金的頭巾杯墊組合的包裝是否符合環保而斤斤計較、甚至對自己的汽車碳排放量而感到羞愧的她,明瞭這條「微革命」之路,還很長。
且戰且走吧,期盼有更多認識石虎的朋友,一同為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動物們,投注一些小小的心力。

leopardcat015
石虎是現今台灣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棲地因為各地道路開發路網密集而破碎化,生存空間壓縮,處處受威脅。攝影/林冠甫
leopardcat007
石虎與一般貓最大差異點在於有「黑底白斑的耳背」和「從眼頭延伸至額頂白色條紋」。這款為籌備石虎保育基金而設計的石虎頭巾與杯墊,是由臺北動物園基金會X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石虎研究團隊共同推出的義賣品。

leopardcat008
陳美汀(右二)為國內帶動石虎保育的重要學者,2013年與林育秀(右一)、劉威廷(左二)
遠赴日本西表島向日本學者 伊澤雅子(正中坐者)及中西希(左一)請益、交流。攝影/伊澤雅子

leopardcat011
苗栗縣政府林務科在每個曾發生石虎路死的路段,設置「石虎出沒」的告示牌,提醒駕駛人減速慢行。
 台13 線三義外環道一案影響石虎重要的棲息地,讓支持石虎保育的各大行動團體號召民眾及居民一起北上環保署,「不要道路,給生路」為石虎請命。(照片提供/台灣動物新聞網,攝影/何宜)
台13 線三義外環道一案影響石虎重要的棲息地,讓支持石虎保育的各大行動團體號召民眾及居民一起北上環保署,「不要道路,給生路」為石虎請命。(照片提供/台灣動物新聞網,攝影/何宜)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林育秀(左一)期盼有更多人認識石虎,一同為在這塊土地上的動物們爭取生活的權利。攝影/唐昌迪
  

了解更多「臺灣石虎」↓

●原文刊載於「非常木蘭」2014.09.18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非常木蘭-愛地球系列】繭裹子 用愛地球的心推動公平貿易

 也許你已開始關注食物安全,那麼如果身上的穿著與日常用品,也如同有機蔬果有一樣,讓消費者在選購時就清楚得知材料來源、製造城市,乃至支付給生產 者的報酬,是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愛護環境、幫助農民與貧窮國家」正是公平貿易的價值,也是台灣唯一獲得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會員認證的「繭裹子」三年多來持續推動的目標。

 

由環保材料入手

創辦繭裹子的楊士翔(Vinka)與蔡宜穎(Liz), 從建築師到踏上推廣公平貿易的路,背後的理由很簡單。曾在上海工作的倆人,因興趣與朋友共同開店販售手作品,2009年10月受邀參加上海環保設計展,蠶 繭串成的項鍊與羊毛氈製品大獲好評,埋下不一樣的種子;當年年底倆人返台,從台中的小巷出發,在逐步接觸、了解符合公平貿易材料的同時,埋藏心底的理念種 子,緩緩萌芽。
 然而,嶄新的道路總是崎嶇。資本額不夠雄厚,光是開店七萬元的工程款,就花一年才分期攤還完畢。考量到市場的需求,Vinka與Liz搬遷到台北,至2011年8月,因緣際會下,「繭裹子永康店」開張。
 Vinka不諱言,資金一直是繭裹子最沉重的負擔。公平貿易講求平等,必須先預付生產者一半的報酬,產品的製作也需要花上時間等待;而台灣在廣大的 全球地圖上是個幾不可見的存在,許多NGO不曾聽聞「台灣」,初起步的他們,可說是處處碰壁。首個與繭裹子合作的,是同樣剛創立、極需訂單孟加拉的組織, 設計製作以回收水泥袋製成的防水包,成為繭裹子第一組公平貿易商品。

 

報持信念,緩步作細節

從孟加拉、迦納兩個NGO到現在,繭裹子合作的對象拓展到16國、48個組織;歷經一年三個月的繁瑣流程,也在2013年3月取得WFTO的會員資 格。即使隨著溫州店的開拓、商品與庫存數量增多帶來不同的負擔,Vinka與Liz始終抱持著「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的信念緩步前行。
 不只有營運上要面臨的難關,在公平貿易起步較晚的台灣,如何讓消費者跳脫「公平貿易商品不等於昂貴」的既定印象,也是不小的挑戰。Vinka表示, 習慣了工廠大量製造商品的我們,只看見商品標示的價格,卻不曉得它的來歷,好比一件衣服的染料是植物還是化學?染布後的廢水如何處理?看似平價的背後,付 出的或許是我們難以承擔的代價。
 「不可否認,這些商品的價格確實像有機蔬菜一樣,稍微貴了一些。但它代表的是生產的那群人與流程:完全的手工、盡可能的保護環境;它標示出的價格, 和本身的價值是平等的。」繭裹子希望每位消費者購買的都是真正用得到的產品,因此寧可勸客人多想一想,真心喜歡、會使用再掏錢購買。「像是衣服,不是只穿 個一兩次、一季後就丟了,這也是『綠色時尚』的概念。」Vinka補充。

 

開放部分版權,用以助人

不少人會好奇,既然繭裹子在設計上融入台灣本土元素,是否也能在台灣找到符合公平貿易原則的生產方?Vinka解釋,WFTO之所以沒有在台灣認證 生產者,主要是因為台灣是已開發國家,經濟水平也在國際貧窮線之上,WFTO希望台灣能像日、韓、歐美一樣成為公平貿易的「市場」。事實上,台灣公平貿易 協會也期待台北能在今年成為全球一千三百多個公平貿易城市的一員。
 談及繭裹子的設計,Vinka與Liz不時將不同國家獨有的商品,帶到其他國家進行製造,使文化、美感融合,玩出不一樣的火花;倆人也在這些過程中慢慢摸 索出台灣消費者喜歡的風格。拿起店內銷售NO.1的動物眼枕,是由尼泊爾製造,Vinka有條件的開放了自己的設計,讓尼泊爾的生產組織也能販售給其他國 家;「雖然設計有所謂的著作權,但我認為設計不該是被獨占的。一個好的設計如能幫助貧窮婦女找到更大的市場,我找不到理由說不,這也是公平貿易的另一精神。」

 

投入理解的旅程與行動

為了更加理解合作組織的生產過程,Vinka與Liz前年起逐步展開「公平貿易之旅」,從印度到今年的尼泊爾,不只去年和億達影音合作拍了紀錄片《遙遠國境的溫度NAMASTE》,也邀請同樣關心公平貿易的朋友加入他們的旅程。
 而一向認為衣服代表了態度與故事的繭裹子,在5月17日將舉行公平貿易服裝秀,向去年4月24日因孟加拉達卡一間為國際連鎖時尚品牌代工的成衣廠倒塌而去世的1133名工人致意;這也是今年起全球運行的「Fashion Revolution Day──時尚大革命」。
 為了在台灣推廣理念與更多公平貿易商品,繭裹子已在籌備第三間店(複合式店舖),除了販售既有商品,將增添咖啡、茶飲,讓更多喜愛繭裹子的朋友,食與用都能為「公平」盡一份心力。

店內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公平貿易組織的商品,Vinka(右)與Liz(左)不時就店鋪與網路營運的狀況進行討論。攝影/陳姵穎

每年都會特地走訪各地的公平貿易組織,實際了解並互相交流理念與作法。繭裹子/提供
繭裹子每年都會出版一本小冊,不只記錄每年的公平貿易之旅,也細細介紹商品來歷。繭裹子/提供

Vinka與Liz也自己設計產品,委託其合作的公平貿易組織生產。上圖為店內銷售NO.1的動物眼枕,下圖為火山蚊香座。繭裹子/提供
繭裹子響應Fashion Revolution活動,5月17日舉行綠色時尚發表會,將展示來自於四個國家共十四個公平貿易組織的衣服和飾品,涵蓋有機棉,手織布,植物染,針織衣等的服飾。繭裹子/提供


點點滑鼠,了解更多愛地球的故事↓
因為愛家,所以愛地球
生態一綠,地球就芬芳了!
綠色穿衣自在生活
了解更多繭裹子的故事↓
2014繭裹子公平貿易服裝秀 2014 TWINE Fair Trade Fashion Show

●原文刊載於「非常木蘭」2014.05.07
  轉載於「環境資訊中心」2014.06.13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非常木蘭-愛地球系列】自然+節氣=好生活

 自2011年掀起塑化劑風暴,台灣便壟罩著「食不安」也「用不安」的烏雲;生活在「塑膠王國」的我們,體內塑化劑的暴露量更遠超過其他國家。這個講 求快速與效率的時代,看似簡便又能大量製造的塑膠製品無所不在,於是我們經常忘了,塑膠,是一種千百年也難以分解的可怕製品。逐步嚐到長年傷害土地苦果的 同時,「減少塑膠的生活」理念開始抬頭,推廣自然民具與節氣生活的「nature miffy──綠兔子工作室」就是一例。

 

四處找自然民具

所謂民具,泛指人們於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器具,過往先人以萬物為素材,輔以節氣運行的變化,暗藏無數由自然中觀察而來的智慧。
 大約五、六年前,因為兒子的健康問題,閱讀了《浮萍男孩》的 Miffy,警覺到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帶來的傷害,決定一點一滴汰換掉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塑膠製品。喜愛旅行的她與先生,也在旅途中發掘許多古法製造、取材天然卻漸漸消失於市面的民具。
 這樣的生活過了兩三年,本身是荒野志工的Miffy,與親朋好友分享旅途中相遇的自然民具的過程裡也立下決心,離開任職的出版社,想用自己的力量, 做喜歡又能做到老的事情。就在2011年春分,從宜蘭的穀東俱樂部為起點,展開擺攤推廣理念的生活,並不定期在工作室開辦手作課。
 細數綠兔子工作室的自然民具,有亞鉛(鋅)水桶、自然毛刷、藺草拖鞋、手工剪刀、菜挫、芒草掃把、木碗筷……,每樣物件背後都藏著故事。
 修剪著廣受顧客喜愛的藺草拖鞋,Miffy說,這是某年他們家環島旅行時,在台南找到的90歲老阿嬤編的。老阿嬤說,以前幾乎人人都會編草鞋,但後來人們不愛穿了,會編的人也越來越少。
 角落的亞鉛桶,則來自隆興亞鉛店,傳承三代的鋪子走過半世紀,老闆蔡東憲堅持手作,以留存技藝。「拎著桶子走在路上,被當地人問『哪邊買的?』,忍不住就要替這些好東西感到可惜。」若要說綠兔子有什麼煩惱,便是擔心這些職人都凋零後,沒有可以傳承的後人。

 

擺攤推廣理念

「我們的定位很明確,是要將減少塑膠的理念和環保耐用的好東西推廣出去,並非走文創路線,所以我們只在小農市集擺攤。」從新竹竹蜻蜓綠市集、宜蘭大 宅院、簡單市集到248農學市集和彎腰,Miffy說,除了自己喜歡逛小農市集買菜,會去小農市集的消費者,多半有一定程度的綠色概念,商品的接受度就 高。此外,絕大部分自然民具的材料都取自農業,譬如能編織涼蓆、拖鞋和提袋的藺草,一斤的價錢可與有機米等值,「只要有需求,就能創造利潤。」有了利潤, 農民便願意種植,「連帶的,就能把產業和技術留在台灣。」
 支持小農的Miffy,並不堅持一定要百分百食用有機。因有機農業在台灣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只要是對環境友善、能清楚說明來源的小農,都該支持;「每個人都該去承擔我們對環境汙染造成的成本,而不是只讓自己享用乾淨的食物。」

 

隨著節氣過生活

認定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該承擔傷害環境的共業,也成為她推廣節氣生活的理由之一。在《親子天下》寫了兩年的節氣專欄,她說:「整個自然界 裡,最不會和大自然相處的就是人類。」自然的運行有一定規律,春夏萬物生長、秋冬結實休憩,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便是理解四季變換的最好根據。
 例如冬藏,寒冷的冬天需要能量,於是大量的根莖類產出,提供澱粉產生熱量,讓人與動物度過嚴苛的季節;而吃時令的蔬果,不只最新鮮健康,也在無形中 降低了碳排放。「其實懂得節氣,生活會充滿樂趣。」Miffy指指桌案上撿來、插在瓶裡的欒樹細枝,深棕色的細枝上布滿點點白斑,「像不像迷你版的銀 柳?」確實像極了,春有新芽、夏展綠葉、秋下黃金花雨、冬結小紅燈籠果的台灣欒樹,原來還有這番可愛的面貌。
 對植物深感興趣的她也嘗試進行植物染;不同於一般植物染多以購入而非真正自野外採集染材,Miffy用菱角殼、芭樂枝葉等廢材染棉布,希望透過手帕的推廣節省紙巾的使用。「未來還希望開發衣服的植物染,褪色了,客人還能拿回來補染,不必淘汰丟棄。」
 或許,只要多花一些時間體悟、接觸自然,從中感受生活的樂趣,每個人都能如綠兔子般找著對環境的那份愛。

綠兔子販售、推廣這些使用天然材質作成的生活用具,也期盼著重返昔日美好生活。
下方二圖 攝影/陳姵穎

Miffy(圖右)與先生小啄木正在工作室中,仔細地整理各地蒐羅而來的自然民具。                     攝影/陳姵穎
將欒樹的樹枝剖開,就彷彿張開大嘴的鱷魚,隨著節氣、用心生活,時時充滿驚喜與樂趣。

點點滑鼠,了解更多綠兔子的故事↓
綠兔子工作室網站
綠兔子工作室臉書粉絲頁

●原文刊載於「非常木蘭」2014.02.05
  轉載於「環境資訊中心」2014.07.25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非常木蘭】老旅社晶亮照北投

 新穎的捷運站、綠建築圖書館、豪華溫泉飯店、假日裡遊客如織的博物館……,這些構築出一般人對北投的新印象。但在曲折的巷弄間,白霧裊繞、那卡西悠揚、摩托車宅急便,濃濃人情的老北投,依然靜靜閃著微光。
在新舊文化揉合出的北投風情中,有一間承載了過去與現在的文化旅社Solo Singer Inn,透過一群年輕人的雙手,將北投的底蘊重新打磨、發亮。

 

旅行開展新人生

「我們通常說,機場是國家的門面,可實際上與旅人產生最直接連結的,其實是旅館。」一頭長髮、小麥膚色、身材纖細的「小馬」馬永欣,是Solo Singer Inn的創辦人。熱愛旅行的她,8年前從台大會計系畢業後,便前往歐洲與拉丁美洲旅行。在那一年裡,除了看遍美麗的風土人文,小馬也從旅途的各種變動中, 快速地認識自己,這也成為她日後創辦Solo Singer Inn的緣起。
 旅行讓小馬認識自己,而在中國負責為台商幼教機構開發市場那兩年頻繁的商務旅行,則讓她確立創業決心。「我想在寸土寸金的首都台北,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可能性;利用旅館這個載體,像是代言人,傳遞台灣的文化。」
 在這樣的理念與一番尋覓下,小馬與超越半世紀的「賓城旅社」相遇。一封誠懇的信,讓小馬與當時的老闆娘張秀螢一拍即合──同樣不捨老旅社的沒落、與珍視巷弄文化光華的心意。於是,「老旅社復興計劃」正式啟動。

 

將老旅社注入新靈魂

從和夥伴Jeremy兩人開始,旅人、藝術家、文資工作者等不同專業背景的朋友陸續加入,以空間保存和創意再造為出發點,盡量留存老旅社既有的格局與氛圍;白綠大理石地磚、舊式保溫壺、磁鐵日曆、雕花燈、老鐵窗……搭配小馬從世界各地跳蚤市場蒐羅的老物件,花了一年修繕。
 接著,Solo Singer Inn以「自己的房間」為主題,邀請18位跨領域創作者,包含suxpu(蘇承璞)、古國萱、余彥芳、杜韻飛、夏夏、駱以軍、鍾文音等,各挑一間喜愛的房 間進行創作,讓每間客房成為獨一無二的空間,能與前來住宿的旅人分享心底的聲音。「希望每個旅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心中的旋律』,並創造屬於自己的回憶,所 以才將旅館取名為Solo Singer。卻常常讓人誤以為這裡是酒吧!」小馬朗聲大笑。
 在改造過程,「Solo Singer Inn真的受到很多照顧和支持。」小馬說。先是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帶著他們遊覽當地,讓他們深刻體會北投那些說不完的故事外,民謠音樂詩人陳明章、美食作家韓良露等人也都來了;就像一塊磁鐵,將一切吸引、串聯。

 

經營即是創造與連結

在小馬與眾人的努力下,Solo Singer Inn不只拿下2012台北市「老屋新生大獎」特別獎,也透過管家制度,悉心安排泡湯、或讓旅人品嘗「在地人吃的早餐」等與當地緊密結合的方式,成為全球 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評比台北市第一名的特色旅店,更是現今北投地區文創的代名詞之一。
 但,小馬還想做得更多。她領著眾人舉辦文藝沙龍、畫展、旅行與音樂分享會,也在相鄰的老房另闢了Solo Singer Life空間,進行打開北投週、味蕾派對等活動,在推廣北投巷弄文化的同時,也連結了「好生活」的態度。
 「能使自己成為台灣一個什麼樣的代言人」的思考,始終在小馬內心縈繞。她想創造更多國際交流的可能,因此又創辦了S Value Design;同時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台北分會(Word Economic Forum Global Shapers Taipei Hub)成員的她,也與其他成員發起了台灣第一屆「Global Shapers─One Step Forward」論壇,邀集商業、顧問、科技、創新創業等各種領域的優秀國際青年領袖,透過創意討論與會談,希望能為台灣年輕人碰撞出更多夢想的火花。
 那麼,S Value Design的發展目標呢?聽到這個問題,小馬頓了一下,「我想要把它說得很大。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我想透過S Value Design的運作,幫助我們探索人類發展,讓台灣和國際接軌;利用這樣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把那些東西拉進台灣來。」她雙眸閃亮,口吻堅定的說。

布簾上典雅的印花,是賓城旅社的壁紙圖案,破損的壁紙在修繕時清除了,但美麗的印花成為圖騰留了下來。

善用老物件讓每個房間擺設獨具巧思,並藏有藝術家們想傳遞給旅者的小訊息。如位於一樓的「日光顯影」裡,擺放著設計該房的攝影師蘇承璞給旅人的一封信。

旅館房間保留原始格局,添加人的創作與溫度,是一大特色。
 
馬永欣(圖中左三)以Solo Singer Inn為基底,與團隊共同開展創造各種國際交流的機會,為台灣國際化盡一份力量。(Solo Singer Inn提供)

點點滑鼠,了解更多Solo Singer Inn的故事
Solo Singer Inn網站
Solo Singer Inn臉書粉絲專頁

●原文刊載於「非常木蘭」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