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強壯的靈魂


工作上合作的諮商師,在信末寫著:「祝身心與靈魂都強壯」。

下期的文稿其實嚴格來說還更為偏向生死學,我卻一直想到這期刊出的《想飛的豬》的故事和夢想這件事。

小豬土堆天生就和其他的豬不一樣,背上有著一對小小的翅膀,也因此他想學會飛翔;但,一般的豬是沒有翅膀的,因此,土堆遭受嘲弄、抨擊,讓他放棄了飛行,也漸漸遺忘這個夢想。

直到有一天,被喚作「神豬」的唯飛翩然到來,在土堆好奇的詢問下說出了他的故事──從小夢想飛翔的他,再不斷的努力與挫折中,竟奇蹟般地長出翅膀,真的成為一隻能飛翔的豬。

土堆感覺到他的血液在體內興奮得發燙,彷彿想起了什麼重要的事。

再翻到書末前,我一直認為土堆會重新拾起他的夢想與天賦;但土堆沒有,因為土堆最終就像自己所說的、討厭的那樣:豬,是健忘的。所以他沒有飛往那片他一直仰望的天空。

闔上書我很震驚, 現實的殘酷那樣尖銳又鮮明的印在心版上,卻也彷彿提醒了什麼。

諮商師的那句話之所以帶來那麼多感觸,興許就是因為明瞭生命的短暫與無常,才更期盼能好好珍惜、把握夢想。我想,唯飛的靈魂肯定是很強壯、很強壯的。 因為惟有那般強悍的靈魂,才能堅定的朝夢想踏出一步,又一步。

願,我們都擁有強壯的靈魂。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終究,我們淹沒在歷史中,默默無名:〈西出陽關〉


在夜色中踏著緩慢的步伐,腦海中依然縈繞著那段歌詞,「如果沒有你,我該怎麼過......」,眼眶又隱隱發熱。

2009年大三下,在許子漢老師的台灣劇場課堂上,第一回看了屏風表演班的〈西出陽關〉,為之深深震懾,也為繳交作業寫下了劇評,隨手記錄在網誌上。前一陣子,愛看戲的佳文無意間發現我寫下的一個段落被屏風印在宣傳海報上,卻未經告知;也因此在今天第一回持著貴賓票入場看了戲。



即使知道從頭到尾的劇情,看現場仍然是那麼驚喜。

其實已經記不得那年看的DVD有無收錄謝幕了,但我好喜歡、好喜歡謝幕一開始時,只有樊光耀一人面對著觀眾而所有演員背對著,舞台打下燈光、飄散的煙霧......我忍不住就開始哭泣。一直以來我都好喜歡看謝幕,喜歡看舞台上演員們掛著燦笑、眼中卻水光瑩瑩的面容;總會為了演員自身的感動而感動,今天,即使離舞台那麼遠,我還是認為我看見了樊光耀和其他演員因為深刻投入、完成一場演出的感動。

以及曲終人散之時,獨留在舞台上空無一人的排排座椅,和金光燦爛的紅包場舞台,是那麼美,那麼蒼涼。

重看一次學生時代寫下的文字,滿心懷念,笨拙又青澀,卻也喜歡當時那個認真的自己。

〈終究,我們淹沒在歷史洪流中,默默無名

終究,我們淹沒在歷史洪流中,荒煙漫草,默默無名。輕聲再唸一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何等的蒼涼,何等的絕望?

我們總說「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被歷史錯置的台灣榮民老兵,曾經有過什麼,又將留下什麼?《西出陽關》,透過幾名老兵,在紅包場歌廳、在過往記憶與現實生活間,描繪了那些,我們彷若熟悉、卻又如此陌生的一段。

他是老齊,相處幾十年的老友也不知其本名的老齊,一曲王昭君,承載了他一生的幻夢、一生的執念、一生的悲涼。「人一生就是要忠誠!」老齊是絕大多數老兵的 縮影,他們一生為黨為國,絕對服從,有如王昭君和親的悲壯。四十年後與惠敏相見,對惠敏另嫁的不諒解;花錢花心思對待咪咪,換得的是冷情的拒絕……和惠敏 老淚縱橫的相對無語,換不得咪咪的一曲王昭君,兩相對照,不知何者更為心痛。曾經,他以為惠敏是他一生的王昭君;曾經,他以為咪咪是他尋覓的王昭君,但或 許,老齊自己才是真正的王昭君──惠敏和咪咪都僅是老齊心中對王昭君的投射。老齊選擇了忠貞,卻背棄了對自己的忠誠;背棄自己的人生,意義何在?於是當老 齊發覺他一生所堅守的東西全是虛幻、全部崩毀,拋下最後的尊嚴請求咪咪伸手進他的褲檔摸一下,那樣深沉的悲哀,台下所有看戲的人都為之震懾、為之感慨。

若說《西出陽關》是一則追求忠貞的故事,或許也能說是一則追求愛情的故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簡單的願望,在西陽關歌廳裡 卻像是一種唯有古籍中才有的神話。劉將軍雖有妻有子,卻拿不出真心對待陪伴在身邊的家人;余大姐和咪咪,清楚明白身為歌星不能有真感情;小高和紫娟,就算 彼此真心真意,仍是陰陽兩隔;這樣看來,怎好似劉小生與小魚兒間的感情有更多的純粹透明?但小魚兒懷孕的背後又隱含了多少紅包場歌廳這個環境中黑暗的部 分?結了婚的芝齡和維漢又真的幸福嗎?這些通通沒有答案,但老齊的靈魂最終是安詳的吧,在咪咪清唱王昭君的歌聲中死去,看見了身著鳳冠霞披的惠敏在西陽關 歌廳中唱著王昭君,老齊也許可以安息了。

《西出陽關》充滿著隱喻,李國修很細膩的用各種方式呈現出角色的形象和人性的樣貌。〈王昭君〉一曲不只是象徵楊惠敏、咪咪的符號,更象徵了老齊的一生:王 昭君(老齊)守貞潔的兩層意義──對國民黨的忠誠與對愛情的忠誠。然而,老齊真的愛惠敏嗎?對惠敏的牽掛,是因為自己而愛對方,亦或是因為社會價值而去愛 呢?老齊的角色相當真實而突出,與惠敏相識到包含洞房一開口都是「報告」二字、說著自己不會跳舞只會「踢正步」,這些都表現了他的軍人身分;而他奉長官之命與惠敏結婚、逃離海南島時射殺難民,則顯示了身為軍人的一種絕對服從。老齊是許許多多老兵之中的一個形象, 劉將軍則是另外一種;劉將軍雖有妻有子,卻仍舊寂寞,仍舊在紅包場中撒錢、與歌女們笑鬧,以填補那種權勢不再的失落。或許紅包場歌廳的存在,本身即是一種 各取所需,聽歌的老兵們追憶過往、逃避現實,唱歌的歌女在現實中麻痺自己、賺取金錢;紅包場中的歌女們和老兵一樣,背負著大大小小的故事,看著咪咪的潑辣 與淚水,只能感嘆她們身處於複雜環境的心酸。而《西出陽關》中不斷出現的「紅包」則另有寓意,老齊最後給身著鳳冠霞披的惠敏是白包而非每回給歌女的紅包, 象徵著人自出生起都領紅包,直到死亡,才得以領白包。

 這樣一個蘊含大時代悲劇的故事,也許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會認為戲本身過於嚴肅、沉重,但《西出陽關》卻是一則淚水中洋溢著笑聲的故事;你會因為當中的角色 落淚,卻也會因為他們的舉動而大笑。《西出陽關》不只劇本佳,連舞台設計都讓人驚嘆連連,有如魔術般的,屏風不只在舞台上變出紅包場,更讓舞台下起了傾盆 大雨。一齣能讓觀眾感動不已的戲劇,我想,就是所謂「大眾」、「通俗」的力量。正是因為有那麼多微渺但真實的事物,才能喚起人們感動的能力。李國修之所以 偉大,就在於他能夠從自身的生命經驗中,去碰觸、去傳達人們心中的柔軟。向李國修致敬,向台灣老兵,致敬。



◎戲中老歌:
〈王昭君〉〈知道不知道〉〈重逢〉〈如果沒有你〉